| CR福祉展 - 广州市保利锦汉展览有限公司
行业新闻 2022.03.09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残疾人保障事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办好特殊教育,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等多项举措被纳入工作重点。
全国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就残疾人辅具适配、儿童教育、就业、托养、康复服务、无障碍建设等等问题向大会建言献策。
2022年全国两会
与残障群体有关的提案都有哪些?
福祉君带你去了解
建立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的建议
俞敏洪建议由中国残联牵头开展专题调研确立清晰明确的政策目标,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残疾人家庭支持政策体系,明确以残疾人家庭为受益对象,并根据残疾人家庭的实际需求进行分层级资助。给予残疾人家庭每月500-2000元的补贴,用于满足因残疾产生的各类特殊刚性支出(如医疗康复、纸尿裤、出行陪同等)。
建议给予残疾家庭照护者每月2360元津贴,若照顾家中一名以上残疾人,则最高5000元/月。最后大力发展家庭支持服务,提升残疾人家庭的抚养能力和抗压力,释放家庭劳动力。
建议建立补贴经费的分担机制,这种经费的支付采取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要明确补贴的范围和标准,根据残疾人不同的需求来完成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目录。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保障民生、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加快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从立法角度积极推动这项民生工程。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残疾人驾驶车辆的限制,很多具有驾驶功能的残疾人无法领取合法的驾驶执照,更无法通过驾驶技能自力更生来维持生计。吴娟建议,给予具有安全驾驶能力的残疾人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资格。
建议将驻地残疾军人纳入残疾人保障优待范畴
由于军人没有驻地户籍,残疾军人所持有残疾证是特有的残疾军人证,无法享受驻地提供残疾人的各项保障优待政策,无法办理助残卡,无法购买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并上牌,这对残疾军人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她建议驻地残疾军人能够被纳入残疾人保障优待范畴,让残疾军人特别是因公致残的残疾军人优先享有驻地提供残疾人的各项优待保障权益。
经过康复,很大一部分(听障儿童)能够进入普校学习,那么他们进入普校以后,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如何教育?有什么问题?是不是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这些可能是我更关心的问题。
融合教育这几年发展得非常好,但是在硬件和一些软件上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普校里教授这些残疾孩子的老师,希望他们能更多地接受一些专业方面的培训,知道怎么对待这些残疾孩子。
建议更好地促进残疾人就业,一方面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加大力度,带头落实按比例安置就业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紧跟新业态发展,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的出路。
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来拓展残疾人就业,我觉得是下一步我们应该加强研究和推动的一个方面。现在譬如说盲人在网络上从事声音的主播,通过声音服务,现在已经是取得了很好的一些经验,下一步应该采取进一步的支持措施,加强培训和引导。
在残障儿童受教育及0-3岁残障儿童早期教育干预方面,高莉建议,尽快出台特殊教育法律来落实残障儿童教育资助政策,“或者出台《特殊教育法》单行法,或在《义务教育法》中单列一章规定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
在高莉看来,实现早期干预,需要建立残障儿童津贴制度。通过出台对残障儿童的经济援助、康复服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一揽子福利政策,让他们得到有效的照料、康复、教育,消除或减轻因残障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特殊需要儿童在3-6岁阶段接受学前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拒绝一切形式的教育歧视。”邰丽华经过调研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各类残疾儿童以及许多未明确归入现有残疾类别的障碍儿童,如多动症、注意力障碍、社交障碍、其他先天发展障碍)数量在不断增加。她建议,所有幼儿园应当承担接收本社区内特殊需要儿童入园的主体责任,保障适龄特殊需要儿童就近入园、应随尽随。
融合教育,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词汇,并不了解。“一个残疾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健全孩子一起学习、生活,得到这样的教育,在未来就业、人生中就会很好地融合进主流社会中。”此前,邰丽华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说。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保障残疾儿童教育环境
关芳芳在全国两会上递交《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的提案》,希望残疾儿童能接受针对性的特殊教育,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我们县有不少的残疾儿童少年,他们有的在随班跟读,有的是老师们送教上门,我也特别希望我们这边能有特殊教育学校或者是班级,能让这些孩子受教育,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帮助,能够减轻他们家庭的负担,能够自食其力。”
发挥5G﹢AI优势,在全球率先开展无障碍智能通信服务
关爱残障人群,促进社会福祉共享。建议研究和出台政策,减免残障人群使用无障碍通信服务资费,降低残障人群获取和使用门槛,助力享受技术红利。
5G﹢AI无障碍智能通信,在5G视频通话环境下,可提供语音和手语字幕辅助功能,帮助听障人士“变听为看”、视障人士“变看为听”,助力消弭残障人群的“数字鸿沟”。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王苏,与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舞协主席、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联名提交提案,希望在演艺场所设立“无障碍专区”,盲人观众可以佩戴专门耳麦设备,通过聆听无障碍解说来“听电影”“听戏剧”。聋人观众通过剧场专门的字幕播放器(或现场手语传播),完整地欣赏戏剧或电影。
在所有的影剧院,设立轮椅专区,方便肢体残疾的人士观看。在剧场或者电影院增设相关岗位,让接受过语言培训的毕业生或者语言类从业人员,全职或兼职担任无障碍电影解说、戏剧无障碍解说、手语翻译等工作,进行同声传译、同步手译。
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
建议加快推进信息无障碍立法工作,在立法中要明确责任主体;加快推进信息无障碍标准体系的完善与落地,以政府采购、市场准入、信用评价等手段推动标准的落地实施;
加快推动互联网无障碍化普及,推出更多适合视力、听力和肢体障碍人士等特殊人群需求的互联网应用;加快解决老年人、残疾人运用信息技术困难,提供更多智能化的适老、适残产品和服务;提高全社会信息无障碍意识,要支持与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开展相关示范、创建、评定工作。
建议把“残疾人”改为“残障人” 从俯视到平视
白岩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40多年前“残废人”一词被弃之时,意味着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不再存在,这是一种进步。但“残疾人”一词的使用仍包含一种俯视的姿态,把这一群体当作病人来对待。
而“残障人士”的称谓则是用平视的态度看待障碍,因此,消除障碍、平等对待才是未来社会对待残障人群时应有的态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残障人群的需求也在显著升级,已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而是需要更加平等地进入社会的机会。
残疾人群体也是普通人
也能和健全人一样从事多彩的职业
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
更加全面的帮扶举措
更加完善的无障碍设施
必将为残疾人搭建一方幸福的生活空间!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光明网、民生周刊、新浪财经、澎湃新闻、中国军网等
推荐阅读 :
参与话题讨论
#你最想对残奥会参赛者说些什么?#
为运动健儿们呐喊助威
即有机会获得CR Expo送出的精美礼品!
活动截止至3月11日16:00前
● 奥托博克服务北京2022冬季残奥会,三个技术维修服务中心齐亮相
关于保利展览
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协办单位广州市保利锦汉展览有限公司始创于2000年,是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48)控股的专业展览主办机构,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会展品牌,提供国际性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帮助客户开拓无限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