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福祉展 - 广州市保利锦汉展览有限公司
2024.11.28-30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Language: CN EN JP

进入老博会
关闭
<返回
与50,000专业买家共赴中国最大的福祉康复盛会

行业新闻

展位申请 观众预登记

目前,我国自闭症儿童超200万——如何共同守护“星星的孩子”

行业新闻 2023.04.18

          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如何让“星星的孩子”享受更公平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为新时代我国特殊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是确保教育公平,让每一名特殊儿童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重要举措。

 

          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记者采访了一些“星星的孩子”和相关领域专家,共同探讨融合教育如何为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天空。

 

普惠:

让特殊学生同享公平教育

 

          “孩子4岁时,我们才发现他患有孤独症,之后一直为他的未来焦虑。没想到今年孩子能够顺利入学,真是太好了!”来自河南洛阳老城区的小树(化名)顺利进入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记者采访时,小树母亲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典型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由于自闭症儿童自身的感官障碍,他们在公众场合常常会显得格格不入,因此,部分学校不愿接受自闭症患者入学。目前,我国自闭症患者数量超过1000万,其中自闭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

如何为自闭症患者提供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

 

          “特殊教育是教育中相对艰难又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名誉园长潘燕生认为,用“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精神,呵护自闭症儿童并引导他们融入社会,这是一项紧迫而长期的课题。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全国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计划》还指出,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融合教育是指让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它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北京市大兴区心康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张月恒指出,普通班级需要提供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系统。

 

融合:

让特殊儿童全面充分发展

 

          “现在大家都提倡融合教育,对于孩子来说,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以后融入社会的可能性会更大。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健康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期望。”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家长李女士表达了心声。

 

          早在2007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就开始了融合教育的探索,接收孤独症儿童并让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起享受优质平等的早期教育。

 

          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园长吕玲分享了幼儿园融合教育的探索经验,幼儿园探索出“三步走”递进融合模式,让孤独症儿童逐步适应环境,还设计了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支持性游戏课程,包括小组主题支持性游戏、班级融合支持性游戏、个别干预支持性游戏,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到班级当中。

 

          通过长期研究,园方发现,孤独症孩子和普通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也能促进普通儿童的发展。“普通儿童从小接触孤独症孩子,能够激发出自己的爱心,这是一个互相学习、帮助、包容和理解的过程。”吕玲说。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校长陈东培指出,开展融合教育,普通学校要创设尊重、平等、合作、共进的校园氛围,让包括残疾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发展。此外,还要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实施个别化教学。

 

          “总之,融合教育是让全体学生共融共进,而不只是形式的身在其中。”陈东培表示,当融合教育发展到更高层次更为成熟的阶段,就是在一个完备的支持保障体系下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获得全面充分发展。

 

携手:

以社会之力实现真正融合

 

          “如果简单地把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让孩子们玩在一起,并不算真正的融合。”就融合教育的意义,厦门市海沧区晨昕学校副校长王文龙说。

 

          他认为,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因此要聚焦特殊学生需求,依托个别化教育、教康医结合、校社共建等形式,多维度、多层次推动区域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深度交往,引领特殊学生融入社会,提高整个区域的融合教育质量和接纳深度,这才是真正的融合。

 

          “让孤独症儿童止步于家中或教室,会使他们失去许多习得规则和社交礼仪的机会。”北京师范大学孤独症儿童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胡晓毅表示,要尽可能创造条件,支持孤独症儿童“走出去”,从而实现孤独症儿童与社会的融合。

 

          “关爱孤独症儿童尤其需要社会的帮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语言障碍与言语诊疗研究中心副教授石静指出,可以利用“学校—社区—社会”三级联动宣传机制,开展孤独症社会教育工作。比如在普通中小学广泛开展孤独症融合宣传倡导活动,宣传科普孤独症相关知识;在社区宣传栏中刊登关于孤独症的科普文章,向群众介绍孤独症的相关知识;掌握社区管辖内孤独症人群的具体情况,对其家庭和社区中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指导工作。

 

          “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如体验孤独症孩子的感官障碍等,让学校师生更多了解孤独症儿童,学会理解、接纳、帮助身边的孤独症儿童,构建和谐友爱的校园环境。”石静说。

 

(本报记者 张欣 程旭 )

观众预登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