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福祉展 - 广州市保利锦汉展览有限公司
小
中
大
2025.09.12-14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首届学术交流活动顺利举办
行业新闻
2024.12.19
2024年11月29日,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首届学术交流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顺利举办。本次活动是借助2024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举办的契机,由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承办,也是骨科分会继2024年6月14日成立以来举办的首次大型学术活动。活动的主旨在于为校友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全面展示在京的中国医科大学骨科校友在临床、科研及成果转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回馈母校,回馈社会。
活动开幕式由骨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李想(81K)主持。开幕式首先介绍了与会嘉宾,分别是: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赵越(68K);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名誉会长、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编、编辑部主任李中实(63K);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田野(64K);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名誉副会长、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洪毅(65K);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执行会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少波(66K);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产业促进办公室主任张红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杨雍;北京康复医学会秘书长李广庆;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顾问、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院长贾斌;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顾问、北京尤迈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宁成磊;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第8届理事会秘书长梁秋野(76K);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理事、常务副秘书长刘栋(76K);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科创分会会长王海涛(77K)等。
嘉宾致辞环节,赵越会长首先对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第八届理事会成立后所做的工作做了简要回顾,对于各分会展现出的蓬勃发展的势头感到鼓舞。同时指出今后校友会以及各分会的发展要跟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团体标准的建立,是今后校友会的重点发展方向。最后预祝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圆满成功。
田野会长对各位嘉宾、校友以及各界人士的到会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同时对骨科分会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同时表示,在校友会赵越会长的带领下,在骨科分会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骨科分会一定会越办越好。
北京康复医学会李广庆秘书长在发言中首先感谢了大会组委会的邀请,希望今后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团体标准制定方面,北京康复医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校友会之间能够建立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脊柱外科主任杨雍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医科大学历来为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输送了大批的医疗人才,仅友谊医院骨科就有4名医生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希望借助本次学术交流会召开的契机,为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和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之间搭建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也祝骨科分会越办越好。
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顾问、北京德尔康尼骨科医院院长贾斌在致辞中指出,骨科分会在成立半年内即召开首届学术交流会,其表现出来的效率以及凝聚力令人印象深刻。作为一家民营医院, 德尔康尼骨科医院今后将在研究型、国际型医院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民营医院高效、灵活的优势,在保证合理合规的前提下,与骨科分会开展更为全面、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宁成磊在致辞中分享了尤迈慈善基金会在医疗帮扶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基金会始终秉持“大病会诊”理念,并积极推进“专家下基层”系列帮扶活动。通过发挥公益力量,将医学前沿理论与技术带到基层,助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基金会期待与骨科分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深耕“大病会诊”理念在骨科领域的持续实践,为同绘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贡献力量。
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秘书长梁秋野在致辞中首先对本次学术活动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也介绍了本届校友会目前所开展的一些工作。目前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已经成立了39个二级机构,包括37个分会和2个俱乐部。秘书处今后将为各分会提供服务,加强各分会之间的联系。鼓励各个分会将工作做深、做实,为今后的校友会评级做出贡献。
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理事、常务副秘书长刘栋在致辞中首先强调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其次介绍了校友会在团体标准制定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以及团体标准的重要性;第三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新成立的亦城发展基金会下设的中国医大北京医学基金所做的具体工作,希望为广大校友在科研、公益、科普、成果转化方面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科创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王海涛在致辞讲到,在中国做医生难,做骨科医生更难,做有大家风范的骨科医生难上加难。医学校友会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做起来很难。但在赵越会长的带领下,本届中国医大校友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大家都有一种凝聚力,自发的聚集在校友会的大家庭里。科创分会成立的目的是为大家的成果转化提供服务,让医生在体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要体现经济价值。
嘉宾致辞结束后,校友会赵越会长、骨科分会田野会长、王少波会长为增补的骨科分会顾问:杨雍、张红涛、刘志红、李广庆、梁秋野、王海涛、张凤新颁发了顾问证书。
最后到场的所有嘉宾、顾问、校友共同合影,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开幕式结束后开始了学术交流环节。首先是学术讲座部分。
来自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研发处的刘志红处长做了《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的专题报告。刘处长指出,残疾人辅助技术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级辅助技术平台;持续提升辅助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努力为残疾人提供高质量、可支付的辅助器具;在国家层面推出辅助技术的服务法案或办法,是残联辅具中心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方向。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主任李中实教授,做了《如何撰写医学论文》的学术报告。针对大家在论文选题、撰写、发表过程存在的问题,从撰写医学文章的困惑、什么论文容易投中、如何撰写医学文章3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李教授指出,医学是经验性、实践性科学。撰写医学论文是总结经验、记载、传承经验的过程,也是医学得以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每个医生都应该掌握这项技能,为医学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外科的洪毅教授做了《老年脊柱康复的相关问题》,指出老年人由于衰老等各种原因,身体活动能力及运动能力均较前明显下降。考虑老年人的康复问题,应该从肌肉和骨骼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心理和情感障碍等9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找到真正适合老年人群脊柱疾患的康复治疗方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的王少波教授跟大家分享了《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指出后纵韧带骨化症在亚洲人群中较为多见,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同时由于该病发病缓慢,且具有自稳性,因此有些病人在就诊时可能影像学压迫很重,但临床症状较轻。同时由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进展与局部不稳定以及炎症反应有关,因此在减压的同时是否需要局部固定,以防止骨化进展,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北京协和医院王海涛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是今后医疗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中关村)火炬科创学院是由北京8所高校联合发起, 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突破机制束缚,通过资源整合,将国家任务通过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源,来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科技孵化基地和产业基地。为更多的有科研想法的科学家和临床医生提供一个科技转化的平台,实现科学家到科学企业家的转化。
在接下来的学术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资深校友分别从脊柱肿瘤、手外科、关节外科、脊柱畸形、中西医结合、颈椎病、小儿骨科、脊柱微创等不同领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到会嘉宾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就各自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会场气氛被一次次推向高潮。本来预计5点结束的活动被迫推迟到了6点方才结束。
在最后的总结环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少波教授对本次交流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表示,校友会成立的初衷就是为大家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作为骨科分会的执行会长,一定会和田野会长一起,为各级校友、特别是年轻校友的发展提供上升渠道。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校友参与其中,为校友会的发展、为骨科分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本次交流会的成功召开,是骨科分会成立后举办的首次大型学术活动,标志着骨科分会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中国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骨科分会一定会越办越好。